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国,我国储能行业近年来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政策环境不断优化:
政策是推动储能行业发展的重要保障。2024年上半年,新型储能首次写入全国人大审议的年度《政府工作报告》,为产业发展按下“加速键”。
同时,《2024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电力市场运行基本规则》以及《关于建立健全电力辅助服务市场价格机制的通知》等政策的出台,进一步明确了储能产业的发展方向和路径。
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为我国储能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上半年,全国已建成投运的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到4444万千瓦/9906万千瓦时,较2023年底增长超过40%。其中,锂离子电池储能占比97.0%,显示出其在新型储能中的主导地位。
这一数据不仅反映了储能行业的快速发展,也预示着未来市场的巨大潜力。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到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将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截至2023年底,这一目标已提前完成。
预计至2028年,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将达到168.7GW至220.9GW之间,显示出行业广阔的发展前景。
技术进步显著:
近年来,储能电芯容量不断提升,从280Ah到300+Ah的迭代加速进行。宁德时代、亿纬锂能、蜂巢能源等近30家国内电池厂商已相继推出300Ah以上容量的电芯产品,部分企业甚至展开了500Ah+、600Ah+、1000Ah+等更大容量的技术储备。
同时,随着电池容量的提升,储能系统也迎来了新的变革,20尺5MWh液冷储能系统成为市场主流,液冷方案正逐步替代风冷,成为主流的储能系统冷却技术。
市场格局多元化:
当前,国内储能市场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格局。一方面,工商业储能成为增速最快的分支。随着各地峰谷价差进一步拉大,锂电池成本下降,工商业储能的经济性越来越明显,用户侧工商业储能装机量快速增长。
另外,户储市场虽然出现降温,但整体规模仍保持在较高水平。同时,海外市场也成为中国储能企业的重要目标市场,欧美、澳大利亚、日本以及东南亚、非洲等地区均成为中国储能企业的出海目的地。
未来趋势展望:
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机制的完善,储能行业有望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储能企业将加大在系统集成和新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
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的快速提升,电力系统对储能的需求也将不断增加,为储能行业提供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
此外,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和绿色低碳发展的需求增加,储能行业在保障能源安全、促进节能减排、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一.远景发布全球最大储能系统
在2024年9月2日-4日举办的第三届EESA储能展上,远景正式发布全球最大储能系统——标准20尺单箱8MWh+,推动储能行业进入8MWh级时代。这是继2024年4月宁德时代发布6.25MWh储能系统,行业多家企业发布6MWh+储能系统以来,行业内储能系统容量的又一次跃升。
远景8MWh+储能系统采用自研的700Ah+储能专用电芯。该储能电芯来自远景动力,是全新一代电芯产品,RTE达到96%,能量密度440+Wh/L,循环次数超15000次。
二.中车株洲所联合5家电池企业共同发布688Ah超大储电芯
9月2日,上海EESA展会首日,中车株洲所联合国轩高科、欣旺达动力、中创新航、蜂巢能源、兰钧新能源共同发布688Ah超大储电芯。此次联合发布的688Ah超大储电芯是TWh时代储能专用电芯,将于2025年全球交付。
688Ah储能电芯体积能量密度达到435Wh/L+,相较于314Ah电芯提升了6%,实现了“单电芯2.2度电”,循环寿命10000次+,日历寿命超20年。
三.总投资7.8亿元!2GWh磷酸铁锂储能电池制造项目落地
8月31日至9月2日,2024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黑龙江)在哈尔滨举行。会上,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政府与嘉兴奥力弗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储能电池制造项目。
本次签约的储能电池制造项目,总投资7.8亿元,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2GWh磷酸铁锂储能电池PACK及储能柜组装能力。
四.总投资30.98亿元储能产业项目签约
9月1日,2024世界动力电池大会新型储能产业发展专题会议在四川省宜宾召开。会上举行了新型储能项目合作签约,签约总投资30.98亿元储能产业项目!
西安新艾电气技术有限公司、弘正储能(上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深圳紫辰星新能源公司、四川蜀道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先控捷联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新源智储能源发展(北京)有限公司等多家行业领先企业与宜宾携手,签署了一系列合作项目及协议。
五.中创新航发布625+Ah储能电芯
8月28日,2024中创新航全球生态大会在成都成功举办。会上,中创新航发布了“顶流”全系、“至久”系列、“至久”系列、“无界”全固态电池四大系列新品。
其中“至久”系列为储能产品,包括以下三类:第二代314Ah储能电芯:行业首次实现量产产品循环寿命15000次,并实现前1000圈“零衰减”。
第三代392Ah储能电芯以及6.25MWh集装箱解决方案:行业内最快量产。
采用新工艺的625+Ah储能专用电芯:能量密度440Wh/L以上,进一步实现20尺标准集装箱6.8MWh以上的电量,大幅提升电站投资回报率。
六.14.54GWh电池、11.65GW PCS!国内最大规模储能集采开标
8月27日,中国电气装备集团储能电池集中采购、储能组部件集中采购成交人名单公布。其中,6家电池企业中标超14.54GWh电池订单,6家企业中标超11.652GW储能PCS订单。这是储能领域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储能集采。
14.54GWh电池订单,共有6家企业入选:鹏辉能源、南都电源、楚能新能源、海辰储能、青岛力神、宁德时代。
11.652GW储能PCS订单,共有6家企业入选PCS裸机:汇川技术、许继电气、山东电工电气、索英电气、英博电气、平高储能。
中国储能网讯:2025年6月28日,“能源论道”系列研讨会第一届中国能源资源企业走出去研讨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成功举办。本届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主办,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协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科研处与朱彤能源转型研究团队提供支持。研讨会以“出海、内卷式竞争和电力体制改革下我国储能产业可持续发展”为主题,汇聚储能产业领域的专业力量,旨...
中国储能网讯:浙江卧龙储能系统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陈雨思在第三届中国储能大会上的演讲,以“卧龙储能的破局之道”为题,深入剖析了当前储能行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作为拥有丰富海外市场经验的储能企业代表,陈雨思从行业现状和企业实践两个维度,分享了卧龙储能在激烈竞争中的生存与发展策略。 储能行业站在十字路口 陈雨思开篇即指出,储能行业正面临三大关...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和碳中和目标的推进,储能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作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支撑,储能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波动性和间歇性问题,还能提升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能力,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一、市场规模 近年来,全球储能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截至2024年上半年,中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
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国,我国储能行业近年来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政策环境不断优化: 政策是推动储能行业发展的重要保障。2024年上半年,新型储能首次写入全国人大审议的年度《政府工作报告》,为产业发展按下“加速键”。 同时,《2024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电力市场运行基本规...